- · 《中国实用内科杂志》数[10/30]
- · 《中国实用内科杂志》期[10/30]
- · 《中国实用内科杂志》杂[10/30]
- · 《中国实用内科杂志》杂[10/30]
- · 《中国实用内科杂志》编[10/30]
- · 《中国实用内科杂志》投[10/30]
经典心内科用药及诊断口诀8首,实用到忘不了!(2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嗜铬瘤:嗜铬细胞瘤; 皮质:皮质醇增多症; 动脉:主动脉缩窄; 妊高:妊娠高血压。 06 心梗的并发症口诀 心梗并发五种症,动脉栓塞心室膨; 乳头断
嗜铬瘤:嗜铬细胞瘤;
皮质:皮质醇增多症;
动脉:主动脉缩窄;
妊高:妊娠高血压。
06
心梗的并发症口诀
心梗并发五种症,动脉栓塞心室膨;
乳头断裂心脏破,梗塞后期综合症。
内容解释:
(1)附壁血栓形成
多见于左心室。由于梗死区内膜粗糙,室壁瘤处出现涡流等原因而诱发血栓形成。血栓可发生机化,少数血栓因心脏舒缩而脱落引起动脉系统栓塞。
(2)室壁瘤
可发生在心肌梗死早期或梗死灶已纤维化的愈合期,由梗死心肌或瘢痕组织在心室内压力作用下,局限性的向外膨隆而形成室壁瘤。室壁瘤可继发附壁血栓、心律不齐及心功能不全。
(3)乳头肌断裂
多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后5~7天,少数在3周内。
(4)心脏破裂
常发生在心肌梗死后1~2周内,好发于左心室前壁下1/3处。原因是梗死灶失去弹性,心肌坏死、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释放水解酶所致的酶性溶解作用,导致心壁破裂,心室内血液进入心包,造成心包填塞而引起猝死。
(5)心肌梗死后综合征
一般在急性心肌梗死后2~3周或数月内发生,表现为心包炎、胸膜炎、或肺炎,有发热、胸痛等症状,可反复发生,可能为机体对心肌坏死形成的自身抗原的过敏反应。
07
急性左心衰临床表现及治疗口诀
端坐位,腿下垂,吸氧打吗啡,
快强心,速利尿,茶碱扩管药。
内容解释:
临床常表现为强迫坐位、大汗、口唇轻微发绀、两肺底可听到水泡音、双下肢下垂等,病情危急,可迅速发生心源性休克、昏迷而导致死亡。
治疗方法:
(1)吸氧:迅速改善患者通气情况;
(2)镇静:当患儿极度烦躁不安时,此药有抑制过度兴奋的呼吸中枢的作用,可以缓解呼吸困难,且可使周围血容量增加,减少静脉回流。用时注意掌握剂量,新生儿及休克、昏迷、呼吸衰竭禁用,婴幼儿慎用。
(3)强心:快速洋地黄化,选用地高辛或西地兰静脉注射。
(4)利尿:可选用速尿或利尿酸静脉注射,促使钠和水的排泄,消除水肿,降低前后负荷。
(5)减少静脉回流:患儿采取半卧位或坐位,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心血量。
(6)血管扩张剂乌拉地尔、硝普钠、酚妥拉明、茶碱等静脉滴注,也可降低前负荷。
08
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注意口诀
酶尿不用孕,
杯阻不能肺,
尿杯不用糖尿病,
心衰不用钙杯。
内容解释:
(1)“酶”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即ACEI累药物,“尿”指利尿剂,因为ACEI类药物影响胎儿也勿用;利尿剂因减少血容量,不应用于孕妇。
(2)“杯阻”指β受体阻滞剂,不能用于哮踹和COPD,因为引起支气管狭窄。
(3)“尿杯”指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,因为前者干扰糖耐量,后者可掩盖低血糖症状。
(4)“钙杯”指的是钙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,钙离子及B受体阻滞剂不能用于心衰。因为会降低心脏的收缩力。
文章来源:《中国实用内科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zgsynk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422/1482.html